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省“双高”建设校

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建之窗 >> 理论学习 >> 正文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审核:中医与康复养生学院    日期: 11-08      信息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2-10-24

10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唐方裕,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通过的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大会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江金权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党中央进行了两轮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达到4700多人,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集意见达850多万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必将对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有利于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江金权认为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有六个方面:一是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三是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四是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高,五是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六是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彰显。

“这些伟大变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必将永载史册、光耀千秋。”江金权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江金权表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其影响是全局性、历史性的,所以称之为“伟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锻造了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使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做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专门论述理论创新。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孙业礼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对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论述了“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孙业礼表示,这“两个结合”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第一个结合,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一直强调并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最宝贵的经验,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的法宝。”孙业礼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遵循这一思想路线形成的,也必将遵循这一思想路线继续丰富、发展。

“第二个结合,就是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作了深入阐述。这是对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孙业礼表示,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觉悟、新的认识高度,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我们学习、实践这一思想必须牢牢把握这些基本点,始终坚持这些基本点。”孙业礼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孙业礼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其他国家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给中国,也决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凸显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表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体现在发展质量上。
“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要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穆虹表示,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穆虹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三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改革要活力,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体现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陈一新表示,从政治意义上看,这进一步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我们党不仅是敢于革命、善于建设、勇于改革的政党,更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建设法治的政党,是我们党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宣言。从理论意义上看,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从实践意义上看,这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布局,表明了将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治理方式。

“关于法治建设地位作用、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全面阐述。”陈一新介绍:一是强调遵循法治之“纲”,这个“纲”就是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法治建设总体要求。二是强调立好法治之“规”,这个“规”就是报告提出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强调紧扣法治之“重”,这个“重”就是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四是强调凸显法治之“要”,这个“要”就是报告提出的严格公正司法。五是强调夯实法治之“基”,这个“基”就是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部署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唐方裕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列一个部分,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部署,唐方裕介绍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四个突出”:突出党的自我革命,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综合各方面意见,顺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愿望,对党章作出适当修改。

“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对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唐方裕表示,对于党的二十大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和部署,需要把报告和党章结合起来学习理解。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唐方裕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是首次。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世界上第一大政党,党的远大目标和历史使命,党的队伍的庞大规模和广泛分布,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严峻挑战,都决定只有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持久地而不是短暂地、高标准地而不是一般化地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齐备、统一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好。

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党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围绕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强化政治监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建新表示,新时代十年,反腐败斗争历程波澜壮阔、成就举世瞩目,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同腐败的较量是一场殊死搏斗,只能进、绝不能退,只能赢、绝不能输。必须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保持压倒性力量常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从六个要点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髓要义

来源:川观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20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实际、总结成就、谋划发展,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指引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以回望过往、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逻辑线索,正确认识实践成就、理论遵循、使命任务、行动纲领、重要保障与精神品质六个方面的理论要点,切实体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独特思想魅力,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共同努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实践成就:

十年来经历的三件大事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

“三件大事”贯穿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之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集中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三件大事”贯穿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之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集中体现。

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现代化道路的选择看,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使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国人民总体上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既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充分彰显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显著优势,是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理论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开辟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的新境界、开辟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党和国家实现发展与变革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凝结的全党智慧的结晶,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索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丰富升华了时代化的中国精神,使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中展现出时代价值与持久活力。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二十一世纪结晶,激活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思想发展的时代高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自我发展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探索和实践中内容不断丰富,体系日益完备。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之总结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三大主要内容,实现了基本原则、主要方针、实践成果的三层次理论建构,谱写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使命任务: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目标重任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嵌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格局等领域的全面建设要求,以“两步走”为战略部署,以“五个坚持”为原则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特征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客观进程,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发展追求。而共通的发展目标绝不等于唯一的发展模式与标准,现代化的道路并无“定于一尊”的圭臬,而是要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所处的时期、所具有的文化和所面对的环境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既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遵循实现现代化基本的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又立足自身、掌握主动,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以高度的现实思维构建以十四亿人口规模为覆盖对象、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内核指向、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关键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内在要求、以和平发展为特征路径的中国式现代化。

从目标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内嵌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格局等领域的全面建设要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指南。在经济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政治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在社会建设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国际上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并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键步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更是世界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道路开拓。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将深刻改变中华民族的文明面貌,也将深刻改变世界各文明发展的未来前景。

从路径上看,中国式现代化以“两步走”为战略部署,以“五个坚持”为原则指引,清晰地指明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拾级而上才能步伐稳健,战略安排上的循序渐进引领现代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党以高屋建瓴的战略思维,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划定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五大重要原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关键保障,是在未来征程中战胜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

行动纲领:

“三个务必”是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必然要求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与“两个务必”一脉相承,是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的鲜明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用“三个务必”告诫全党,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与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两个务必”形成历史呼应。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时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了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促进了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与“两个务必”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不断交出优异答卷。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斗争精神始终是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一条红线,是支撑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重要保障:

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自我革命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强大支撑、是党站稳人民立场的集中彰显、是党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保障

党的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奋斗和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功实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揭示了第二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强大支撑。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具有自我革命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从延安整风到“三反”运动,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自我革命是党站稳人民立场的集中彰显。中国共产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党自我革命的出发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正是为了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以自我革命的具体实践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自我革命是党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保障。马克思、恩格斯曾谈到,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并且多次强调“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为党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精神品质: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党战胜前进道路上困难和挑战的力量支撑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在前进道路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可以说,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既是党波澜壮阔历史实践的真实写照,也是党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胜利的内在要求。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斗争、敢于斗争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精神烙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许多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这一路走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我们党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回顾来时路,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斗争对象和斗争策略不同,但党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意志是一以贯之的。

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面对各方面风险挑战时增强志气、骨气、底气,面临外部的打压遏制时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上一条: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

下一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一)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 四川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道街659号 (625100) | 电话:0835-2222560

 蜀ICP备05017911号 雅公网安备 5118010003号